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很多信息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发布的。这些信息大部分属于虚假信息,用于牟利或达到发布者个人目的。近日,许多网络平台传播着一条不同人武部向预备役退伍军人发送短信,那么,怎样处罚发布虚假信息?接下来将由小编为您介绍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赶紧随着小编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吧!
资讯详情:2021年11月2日,在许多网络平台传播着一条不同人武部向预备役退伍军人发送短信,说什么“做好随时召回准备”的截图。经向有关部门核实,此信息系谣言!伪造军队机关部门向外发送通知的行为,涉嫌违纪违法。捕风捉影、煽风点火、恶意编造这样的虚假信息性质非常恶劣,不仅会给国家、军队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极易引发严重后果。对某些别有用心者造谣生事的行为,军地有关部门将依法查处,绝不姑息纵容。广大网民也要擦亮眼睛,不要信谣传谣。
一、怎样处罚发布虚假信息
(一)网络谣言的刑事处罚
《刑法修正案(九)》三十二、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网络谣言的行政处罚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量刑标准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的行为,可以被用来煽动他人进行其他犯罪,如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煽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煽动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煽动聚众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等等,此时,既会触犯本罪,又会触犯他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等,为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定罪科刑,不实行并罚。
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规定,罪犯通常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再次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不要无中生有。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1.11.03 09: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