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支持一些产业的发展,政府会给予财政补贴和倾斜政策。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和非法企业利用政策漏洞骗取政府补贴,获取巨额利润用于自身挥霍。群众讨厌这种情况。接下来将由小编为您介绍关于 骗取政府补贴立案标准有哪些 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赶紧随着小编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吧!
案件详情:据实地走访调查,视频发布者“吕先生凉山行”到美姑县九口乡勒合村进村找到小孩吉克尔布,让小孩到一处破旧的闲置房前,弄脏小孩子的脸,并打灯光照在小孩脸上,让小孩诉说自己的悲惨、可怜生活,并给小孩发放鞋子、衣服、学习用品。拍摄视频后发布到其视频号上,以博取眼球,赚取流量。经核实:小孩吉克尔布家4姊妹,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目前4姊妹跟奶奶一起生活;该户4人每人享受农村低保最高档A档390元/月,每人享受特殊困难儿童补贴200元/月,每人寄宿制扩面生活补助费250元/学期,每人每月共享受631元政策补贴。该乡党委政府已将该户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月将会再享受900元/月。吉克尔布一户在村内享有1套两楼一底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视频反应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一、骗取政府补贴立案标准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骗取的国家农业补贴数额巨大或者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诈骗罪1万元判多少年
如果不考虑其他量刑情节,应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三、构成诈骗罪的情形是什么
1、诈骗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 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
2、诈骗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诈骗罪的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通过上文介绍,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至一万以上、三万至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立案追诉。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骗取政府补贴立案标准有哪些
,以上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1.10.25 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