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寒冷,羽绒服已经成为商场和批发市场柜台上的主要产品。在暗访中,发现很多羽绒服商家都在以各种借口欺骗消费者,很多羽绒服的真实身材其实是“羽毛衣”,质量和卫生都没有保障。更严重的是,“100%纯羽绒”等标志满天飞,误导消费者。接下来将由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羽绒服消费的四大误区 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赶紧随着小编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吧!
案件详情:近日,教培巨头“猿辅导”转行做羽绒服的消息不胫而走,并引发众人关注。天眼查显示,猿辅导教育通过北京猿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北京冰原服饰有限公司。网友调侃:改名袁服道,有网友认为,猿辅导卖羽绒服看似不务正业,但又在情理之中。猿辅导有资金和知名度,如果将做出来的羽绒服卖给学生也是不错的。有时候危机也是商机。猿辅导开始招兵买马,天眼查显示,北京冰原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30日,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陈萌沧。经营范围包括销售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工艺品;服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产品设计等。目前公司已完成一轮战略融资,具体金额暂未披露。
误导一 标识语焉不详
记者在木樨园某大商场发现,多家摊位内售卖的羽绒服上的填充物标识不清,特别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导。有的标牌上写着:“填充物:羽绒羽毛”,却没有写明具体的含绒量;有的标牌上写着“__鸭绒90%鸭毛10%毛片”,由于鸭绒前的横线十分模糊,一位消费者就看成了“鸭绒90%,鸭毛10%,不含毛片”;还有的标牌标注填充物为“100%水洗毛”、“白鸭毛”;更有甚者,干脆就将填充物一栏空着,任导购忽悠成高级羽绒。
误导二 “羽绒就是羽毛”
在另一家摊位,记者对标签上的“填充物:白鸭毛”提出了质疑,询问导购这是不是羽绒服。导购没好气地说:“我家是羽绒服专卖,不卖羽绒服卖什么啊!”记者追问不标注羽绒的原因,导购不耐烦地说:“羽绒就是羽毛,都是鸭子身上的!”
对此,专家称:羽绒是生长在鸭或鹅这类水禽动物毛根部的小绒朵,说羽绒就是羽毛肯定是错误的,绝对忽悠人。
误导三 “百分之百纯羽绒”
在服装市场上,“百分之百纯羽绒”的推销语和招牌随处可见。但专家表示,“这根本不可能。”
昨天,记者刚刚在一家羽绒服摊位前驻足,摊主立刻热情地指着模特身上的一件红色羽绒服推销说:“您看看我家这款,版可好了,喜欢就拿一件试试。”记者注意到吊牌上填充物一栏是空白,也没有厂家名称,但款式比较新颖,就问:“这件含多少绒啊?”摊主回答:“我们这是百分之百纯羽绒,这绒可是好绒,你摸摸这质量,特软和!”记者又询问了这件羽绒服的产地和价格,摊主肯定地说:“就是咱北京产的。你要真心要,我给你个批发价,280元。”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秘书长姚小蔓告诉记者:如果有谁说哪个品牌含绒量是百分之百,那就值得怀疑了。羽绒中只有含有一定比例的毛片(毛片大小需符合标准),才具有回弹性并发挥保暖的作用。因为这些毛片上的鳞片是叠加在一起的,鳞片间有空气存在,才能够保暖。
误导四 不跑毛就是好
“好坏不在羽绒,而是在布料,里层料子好,不跑毛就是好羽绒服”,这是又一种导购的“瞎扯”。
记者看到一件样式比较新的羽绒服,标牌上写明的充绒量是“90%灰鸭绒”,但捏了捏却发现袖子上有个硬疙瘩。导购立刻解释:“羽绒服里都有这些东西,拍打拍打就好了。”说着就真的拍了起来。记者注意到她是把那个硬疙瘩用手移到了袖子的后面,并捏住这个疙瘩再让记者摸:“你看,没了吧!其实羽绒服的好坏不在羽绒,而是在布料,里层料子好,不跑毛就是好羽绒服!”随即拉开羽绒服内侧的拉链向记者展示羽绒服的里料,“我们这就是为了让顾客看的,里料都是用布,不像有的厂家用纸包着绒,那样确实不跑毛,但是多黑心啊!”
如何选购羽绒服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建议,选购羽绒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的羽绒制品信誉保证标志。
2.购买地点应在信誉好的大商场,最好不要到农贸市场等集市。
3.价格应在200块钱以上。低于200元的羽绒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其羽绒含量、填充物质量等都难以保证。
羽绒服最主要的性能就是保暖。含绒量和填充物的质量决定着羽绒服的保暖程度。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羽绒服消费的四大误区 ,以上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1.10.21 1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