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联系电话: 400-100-6375
首页> 资讯> 擅自发布谣言被拘如何处理

擅自发布谣言被拘如何处理

一、擅自发布谣言被拘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擅自发布谣言被行政拘留的,可以给予造谣者治安管理处罚,除了行政拘留外,还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因谣言受害者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谣言受害者可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一般来说,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况如下:

  1、侵害他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2、侵犯监护身份权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给监护人造成精神损害的;

  3、侵害死者人格权或非法利用、侵害遗体、遗骨给死者近亲属造成精神损害的;

  4、灭失或毁损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损害。

  谣言受害一方如果是受到他人通过发布谣言的行为贬损受害人的人格,破坏了受害人的名誉,严重的影响了受害人的生活和工作,给受害人的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的话,可以找相关证据要索赔精神损害赔偿。

  三、传播网络谣言的量刑标准

  从 2015 年 11 月 1 日起 ,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 , 造成严重后果的 , 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中增加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13 年 9月,两高公布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 5000 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 500 次以上的,应当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2015 年 8 月 29 日 , 历经三次审议和多次修改后 , 刑法修正(九)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四种情形的网络谣言入刑,在依法治理网络谣言方面又有更严厉的举措。


2021.06.29 09:05:18
免费找律师
3秒免费登记 坐等律师联系你
  • • 风投天使轮500万 有纠纷就找金牌律师
  • • 更专业的律师平台
推荐专长律师
1 吴敬律师

吴敬律师 咨询我

北京 知名律师

电话: 132****8313

2 焦景收律师
3 王传巍律师
4 胡增瑞律师
5 张仁藏律师
6 叶真涵律师
7 李吏民律师
8 刘泽律师
9 李晓栋律师
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