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联系电话: 400-100-6375
首页> 资讯> 法院判了!母亲用水果刀刺伤了受重伤的丈夫 .......

法院判了!母亲用水果刀刺伤了受重伤的丈夫 .......

  近日,一名母亲用水果刀刺伤了受重伤的丈夫,以保护她术后的儿子免受重伤。法院最终判决,母亲是正当防卫,无罪。报道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具体情况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女子被丈夫长期分居,为了保护儿子,连刺丈夫3刀。

  邱某某(女)与张某甲(男)事件发生时是夫妻关系,由于邱某某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而分居。

  二人之子张某乙9岁,右耳先天畸形伴听力损伤,经三次手术治疗,取自体肋软骨重建右耳廓,于2019年6月5日出院。

  同一年7月2日晚,邱某某与张某甲多次发生离婚纠纷。

  第二天凌晨1点,张某甲再次打扰邱某某和张某乙的住所,辱骂殴打邱某某。然后他把张某乙压在床上,跪在腿上,用拳头打张某乙的臀部,导致他哭着挣扎。

  为了防止张某某术后耳朵受损,邱某某徒手制止无果后,急急忙忙地拿起床边的水果刀,连刺张某甲背部三刀,造成伤害。

  邱某某立即骑电动车将张某甲送往医院治疗。经鉴定,张某甲受伤程度为重伤二级。检察机关起诉邱某某犯故意伤害罪。

  法庭判决: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条件,就应当依法认定为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以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非法侵害,制止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

  在这种情况下,邱某某因婚姻纠纷在分居期间遭到丈夫张某甲的纠缠,直到凌晨,自己和孩子都被张某甲殴打。

  为了防止张某乙手术不到一个月的再造耳廓受损,邱某某在徒手阻止张某甲暴力侵害未果的情况下,用水果刀刺伤张某甲,符合正当防卫的原因、时间、主观、对象等条件。

  同时,根据防卫人员的环境、危险程度、制止暴力的手段、施暴人员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施暴人员造成重大损害的程度以及过去家庭暴力的历史等因素,应认定邱某某的正当防卫行为不超过必要限度,不承担刑事责任。依法宣布邱某某无罪。

  法庭权威解读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通过殴打、捆绑、伤害、限制人身自由、频繁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受害者多为女性和未成年人,其实力相对于男性施暴者较弱。

  人民法院充分利用法律,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起因、时间、主观、对象等条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充分保护和救济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和儿童,准确认定其在紧急情况下的私人救济行为为正当防卫。

  在司法实践中,很难识别事先准备好的工具的正当防卫行为。在反家庭暴力案件中,应考虑暴力行为的隐蔽性、频繁性和渐进性,以及受害者面临的危险性和紧迫性,并客观评价。

  邱某某长期遭受家庭暴力。从他牙齿缺损和疤痕的照片可以看出,张某甲在事发前因婚姻矛盾被反复纠缠,直到凌晨。在报警求助和向张某甲的母亲求助失败后,他别无选择,只能打开家,面对愤怒的张某甲。邱某某准备了一把水果刀,用尽了求助的方法,孤立无助,心理恐惧,力量对比悬殊。他提前做好了准备,准备工具的行为是合法合理的。

  法院表示,根据防卫人的环境、面临的危险程度、采取的制止暴力手段、施暴人在实施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造成施暴人重大损害的程度以及过去家庭暴力史等,认定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应以足以制止和避免家庭暴力侵害的需要为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邱某某被张某甲辱骂打了一巴掌后,虽然手里藏着刀,但并没有马上用刀反抗,而是顺势放下刀藏在床边,反映邱某某此时依然保持隐忍和克制。

  张某甲将其子张某乙按在床上殴打时,有明显危险,导致张某乙取软骨肋骨受伤,再造耳廓严重受损。

  考虑到子女第三次手术出院不到一个月,邱某某担心其耳朵受损。徒手制止无果后,他急切地用刀刺伤了张某甲,阻止了他对张某乙的伤害,避免了严重的损害后果。

  要判断邱某某的防御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的极限,就要充分体谅一位母亲为了保护儿子免受伤害的迫切情绪,充分考虑张某乙身体的特殊情况和邱某某紧张焦虑状态下的正常应激反应。我们不应该以后冷静的旁观者的立场,过分苛求防御者的“手段平等”,要求防御者在孤立、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做出客观、冷静、理性、准确的反应。我们应该设身处地。

  根据国际标准,联合国《关于消除对妇女所有形式歧视的公约》及其一般建议和联合国大会的相关决议要求,“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性别因素,以受害者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与施暴者之间形成的特殊互动模式,以及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对受害者身心的特殊影响,受害者在认知和行为上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受害者可能会误判施暴者的行为和后果,过度估计施暴者可能造成的伤害,并担心施暴者如果不能以一招取胜,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因此,在判断家庭暴力受害者对施暴者的暴力行为是否过度时,有必要考虑与平等非家庭暴力关系主体的防御程度。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经历及其对受害者身心认知的影响应纳入考虑。因此,本判决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综上所述,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3.06.20 09:10:30
免费找律师
3秒免费登记 坐等律师联系你
  • • 风投天使轮500万 有纠纷就找金牌律师
  • • 更专业的律师平台
推荐专长律师
1 吴敬律师

吴敬律师 咨询我

北京 知名律师

电话: 132****8313

2 焦景收律师
3 王传巍律师
4 胡增瑞律师
5 张仁藏律师
6 叶真涵律师
7 李吏民律师
8 刘泽律师
9 李晓栋律师
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