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厦门破获特大跨境走私“听话水”案, 46人落网。报道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其中有网友留言道:毒品都是害人的,珍爱生命就要远离。那么,毒品犯罪判刑标准是什么呢?具体情况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6月15日,厦门市禁毒办、厦门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破获一起部督特大走私毒品案件情况。
今年3月,在公安部禁毒局和福建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指挥下,厦门警方跨越15个省市,破获部督特大跨境走私“听话水”案,抓获走私毒品犯罪嫌疑人46人,缴获“听话水”51瓶。
“听话水”也被称为“迷奸水”“神仙水”“失忆水”,主要成分为“γ-羟基丁酸”(简称“GHB”),是第三代新型毒品,无色无味,只需要几滴混于饮品中,饮用后短时间就可以使人昏睡,过量饮用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及死亡。如被犯罪分子用作麻醉药品使用,将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危害。
2022年9月,厦门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厦门海关缉私局线索通报:有人从境外通过国际快递,以“护发素”名义瞒报伪报通关,疑似走私毒品。
接报后,厦门警方立即开展调查,发现购买人蔡某贤(男,33岁,福建长泰人),多次使用假地址、假名字从境外网站购买所谓“护发素”,有走私毒品犯罪重大嫌疑。9月21日,警方在厦门将蔡某贤抓获,并在其住处查获两瓶伪装成“护发素”的含有γ-羟基丁酸成分的“听话水”。
经查,犯罪嫌疑人蔡某贤多次购买该类毒品,并倒卖给他人赚取差价,涉嫌走私、贩卖毒品。
在侦办过程中,警方围绕蔡某贤的境外卖家进行深挖扩线,发现该境外卖家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不断变更发货人信息,增加了侦办难度。
厦门警方与厦门海关缉私局在对蔡某贤的上线进一步研判拓展,发现该毒品走私范围涉及四川、浙江、江苏、河北、山西、重庆、上海等全国15个省市,被公安部列为部督案件。
厦门警方立即抽调禁毒支队、集美分局,与厦门海关缉私局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侦查。2023年3月,在公安部禁毒局、省厅禁毒总队指挥下,专案组兵分7路,同时奔赴全国15个省市展开统一收网行动,在当地警方配合下,一举抓获走私毒品犯罪嫌疑人46人,缴获含有毒品γ-羟基丁酸的“听话水”51瓶。
据嫌疑人交代,这些“听话水”是通过境外网站联系卖家购买,并谎报数量、品名等,从东南亚走私入境。
2022年以来,厦门警方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47起,抓获并移送起诉毒品犯罪嫌疑人464名,破获寄递渠道毒品案件71起,查获吸毒人员387名。
毒品犯罪判刑标准是什么
毒品犯罪的判刑标准:如果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毒品数量大的,判十五年有期、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并处罚金;少量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如果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毒品数量大的,判十五年有期、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毒品是社会的痛点,不仅危害人的生命健康,还容易让家庭破裂。珍爱生命从拒绝毒品开始!珍爱家庭和谐从拒绝毒品开始!如果你发现了贩毒、制毒的行为,应该积极报警处理!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3.06.16 1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