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村民因酒后伤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禁止在3年缓刑期间饮酒。如果男子在家偷偷喝酒怎么办,谁来监督禁酒令的执行?报道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其中有网友留言道:对啊,怎么执行监督呢?如果没有偷喝了酒又怎么办?具体情况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月24日23时许,被告邓某酒后在柳城县凤山镇某“电商服务站”旁遇到被害人邓乙(化名)。他们因琐事吵架。邓某捡起路边的一根棍子,先后击中邓乙的头、胸、肩,造成邓乙受伤。
经鉴定,邓乙的伤害构成重伤二级。柳城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邓某可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签字具结,主动赔偿被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他有悔改的表现,对他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依法适用缓刑。但考虑到邓某酒后受伤,应禁止他在缓刑期间饮酒。
因此,柳城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处邓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禁止邓某在缓刑期间饮酒。
6月8日上午,记者联系了邓某所在村委会负责人。据村干部介绍,邓某家有残疾父亲,还有两个孩子要学习,几年前才脱贫。邓某平时比较诚实,但喝酒后容易惹麻烦。邓某某和邓乙有亲属关系。事发后,邓某某作出赔偿,邓乙受伤后原谅邓某某。
据介绍,法院是来村里宣判的,当时很多人都参加了。法院在发布消息时还表示,邓是家里唯一的壮年劳动力,适用缓刑更有利于生产经营,实现家庭致富,照顾家庭,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因为被告平时诚实善良,但饮酒后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控制力较差,本案也是酒后发生的,所以在缓刑期间禁止饮酒。
看到法院发出的消息后,不少网友担心无人监管,禁令流于纸面。如果邓某某在家偷偷喝酒,谁来管?
据村干部介绍,邓某的父亲在判决中表示,要监督邓某执行禁酒令。此外,一名村干部与邓某是邻居,也会进行监督。判决结束后,村委会还通过聊天组通知村民,大家都会监督邓某。一旦邓某喝酒闹事,村民可以向派出所报告。
案例1
今年5月,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人民法院对一名被告发出禁酒令。法院还表示,根据《社区矫正法》的规定,禁令同时送交社区矫正机构、公安局、检察院,由三个部门共同监督。
案例2
今年4月,云南省迪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拘役2个月,缓刑3个月。听取社区矫正机构的社会调查评价意见后,法院在依法判处被告人刘的同时,禁止被告人在缓刑期间饮酒。
案例3
2022年1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袭击警察的刑事案件。被告罗被判处控制两年,并在控制执行过程中禁止饮酒,即饮酒超过适量饮酒或一般社会饮酒的标准。
法院可以在判处刑罚的同时禁止被告人的一些行为,如跟踪骚扰、饮酒等,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禁止。被告人在缓刑期间违反禁止令的,司法机关一旦掌握证据,可以撤销缓刑,并将被告人监禁。
禁令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派出所或社区矫正机构监督执行。
综上所述,禁令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派出所或社区矫正机构监督执行。任何人都有权举报法院发布的“禁酒令”。此外,被告人在缓刑期间除执行禁令外,不得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一旦被发现,缓刑将被撤销。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3.06.09 1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