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电信诈骗层出不穷,骗子的花招也让人防不胜防。一旦掉入陷阱,则可能造成惨重的损失!近期,一男硕士遭骗子冒充京东客服行骗 ,3小时被骗19万。报道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其中有网友留言道:接到相关来电时,一定要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不要轻信陌生人。网络诈骗的后果是什么?具体情况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陕西榆林,硕士小帅(化名)接到自称“京东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不及时注销京东金条会影响征信。小帅按照对方要求操作,下载App开启共享屏幕功能,随后对方以注销不良记录额度为由,引诱小帅贷款,并将贷款转入指定账户。仅仅3小时,小帅被诈骗19万余元!
案例1
2022年4月20日16时,南宁市公安局巡警(反诈)支队联合江南公安分局,在南宁市江南区亭洪路某商业广场办公楼7楼722室,打掉一个冒充“客服”引流的窝点,现场抓获违法嫌疑人21人,缴获作案手机29台。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案例2
4月2日,我市清溪镇居民李女士被冒充客服退款诈骗。经查:李女士接到冒充快递员打来的电话称不小心将李女士前两天购买的物品摔坏了,需通过添加微信让客服进行赔付处理。后对方表示以通过支付宝备用金赔付了500元给了李女士,要求女士将多赔付的金额退还。不太懂手机操作的李女士在对方的指引下被骗了16000元。
案例3
4月6日,我市韶山乡居民刘先生被冒充银行办信用卡被骗。经了解:刘先生接到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问是否需要办理信用卡,经过同意对方添加了刘先生的微信,并以审核为由要求刘先生提供银行卡和身份证的照片,当天对方表示审核通过,为证明刘先生的还款能力要求下载对方提供的APP进行转账刷流水,同时骗取刘先生的验证码把钱转走。刘先生共计被骗10000元。
网络诈骗的后果
构成网络诈骗案件的后果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小编再此呼吁大家,预防电信诈骗,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多了解一下反诈知识很有必要。如果你遭遇了诈骗,请保存好证据,及时报警处理!不要让骗子逍遥法外!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2.04.26 09: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