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瑞士的奢侈大牌Bally被罚4.1万元! 被罚原因竟是衣服以次充好!报道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其中有网友留言道:一件衣服单价就5000元,利润就有4000元,真想知道是怎样以次充好。这家品牌良心不会痛吗?具体情况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3月30日消息, 一向低调的瑞士奢侈品牌Bally近日因以次充好被罚4.1万元。
3月28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显示,Bally关联公司巴丽(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日前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1万余元,没收违法所得4085.5元。
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被罚款原因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经查,上述公司于2021年5月27日以1590元的单价进口Bally女装针织上衣75件,连同海关关税在内,该款货物成本单价为1904.5元。截至2021年8月18日,上述公司下设Bally门店共销售1件,销售额为5990元,其中利润为4085.5元,即违法所得数额。
公开资料显示,Bally由瑞士绅士CarlBally创立于1851年,以制鞋起家,产品包括奢侈皮鞋、皮带、皮包、钱包和服装。该品牌于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也是首批进入中国的奢侈品牌。截至2021年12月,Bally在中国设有60家精品店,线上开设了官网、微信小程序、天猫旗舰店以及京东旗舰店。
2018年,中国纺织巨头山东如意集团(002193)曾表示愿以近7亿美元的价格从母公司JAB集团手中收购Bally的多数股权。但在2021年,该交易被宣告失败,截至目前,JAB集团仍然是Bally的大股东。
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1
根据企查查显示,2021年10月19日,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处罚,没收违法所得5.570425万元,罚款39.664991万元。
公告显示,2021 年 1 月 4 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一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检中,由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委托生产的款号为 656248 的 GAP 品牌男式羽绒服,经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检测,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而该羽绒服零售价为人民币 899 元/件,截至案发共计销售 967 件。
案例2
另外一家知名服装品牌H&M则因“生产、销售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13.78万元。
事实上,H&M因产品质量而受到的处罚不少,根据企查查公布的行政处罚显示,从2021年至今,H&M连收10余张罚单,并创下过“半个月内被罚3次”的记录。
案例3
此外,韩国服饰品牌衣念的产品质量话题也一直引发关注。2022年1月29日,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衣念存在以次充好,将成本75元/件的羽绒服标价1598元/件卖情况,而对其处罚1.57万元;2021年4月29日,衣念再次因以次充好问题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2万元。
综上所述,一家品牌想要长远发展,诚信经营是基本准则。大多数的人不会愿意为一家品牌的谎言而买单。作为消费者,如果你购买到销售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的情况,是可以依法维权的。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2.03.30 09: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