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是指一种民事行为人,由于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横行,普通民众无法识别保护自身权益,许多民众通过自身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通过法律途径主动打击市场流通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市场消费环境起到净化作用。近期,打假少年陈之强被刑拘因涉嫌敲诈勒索 。报道一出,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其中有网友留言道:人民法院 保护的是谁的利益? 打假 难道有错?知假买假受法律保护吗?具体情况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陈之强父亲透露,3月14日,徐闻警方上门将19岁的职业打假人陈之强带走调查,警方同时带走了他的手机和案件资料。陈之强父亲表示他很担心儿子的未来会受到影响。3月16日,徐闻县公安局出具拘留通知书。陈之强在成年后一年内提起800多次打假诉讼,获利十几万元引发关注。2021年12月,他被法院裁定涉嫌敲诈勒索,随后公安对其立案调查。
案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广东湛江名为大壮(化名)的男子自寻了一条财路,成为了职业打假人,随后他开始在拼夕夕上购买三无产品,然后向商铺索赔,商铺不同意就起诉到法院,诉求法院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索要平台和店铺10倍的赔偿。
大壮的打假之路起源于大壮平时没事就喜欢研究琢磨,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壮看到了新闻里职业打假人完成打假后获得了高额的补偿,既能挣钱还能改善老百姓购物安全环境,大壮心里一热,决定开始效仿。
大壮听说拼夕夕上家伙多,于是开始在拼夕夕上购买三无食品,定要求商家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而大壮购买的都是一些瓜子、开心果、酸奶、杏仁露等几十块钱的东西,但是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经营者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不足1000元的,按照1000元赔偿。
大壮尝到了打假的甜头后,便逐渐成为了职业打假人,于是每天沉迷于寻找三无产品,截至目前,大壮已经在拼夕夕上购买了数千件商品,陆续向法院提起了798起诉讼,其中100多起因商家同意赔偿,大壮主动撤回了。
知假买假受法律保护吗?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服务购买产品的,受本法保护,那么“知假买假”职业打假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在大壮的职业生涯中,也遇到过很多败诉的现象,其实,就算是“知假买假”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这一般取决于你的证词,在司法实践中,各地对于职业打假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大为律师认为,只要你不满足“频繁、恶意”的条件,就算“知假买假”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及赔偿。
综上所述,职业打假人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职业。如果恶意打假,可能会涉嫌敲诈勒索。小编再此提醒大家,我们应该遵守法律,并且阅读相关的法律条例不踩法律的雷区。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2.03.18 10: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