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催生了许多问题,比如网络暴力。很多人深受网络暴力困扰,有的为此患上抑郁症等疾病 ,更严重的甚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见网络暴力的杀伤力有多么强大。网络暴力是一双无形的刽子手。近期因网络暴力结束了自己短暂生命的“寻亲男孩”刘学州。一度冲上了热搜。因此小编今天跟大家浅谈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具体情况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1
《生来即轻,还时亦净》——2022年1月24日,“寻亲男孩”刘学州在发布7000字绝笔长文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一个不满18岁的少年,做出如此悲怆的选择,让人分外唏嘘。
从刘学州的自述中,大致可以勾勒出其异常坎坷的生命轨迹:出生时被父母“卖掉”,4岁养父母双亡,曾是校园霸凌受害者,在寻亲成功后被“二次遗弃”,更因在网上公开自己被生母拉黑的截图以及“要求父母买房子”之类传言,遭遇网暴谩骂。如今,人不在了,很多事实真相难以追索。但可以肯定的是,只凭他刚认亲不久、已分别组建家庭的亲生父母单方面发声,就跑到刘学州社交平台上大肆谩骂、乱扣帽子、宣泄情绪,已经构成了典型的网络暴力。
案例2
2021年4月30日,“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一审宣判,2被告人犯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2人当庭认罪悔罪并向受害人谷女士致歉。对于这份迟来的道歉,谷女士称其并不认可也不接受。
案例3
12月8日,成都公布了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的轨迹,这本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常规操作,但因为患者赵某的活动轨迹牵涉酒吧等场地,#成都确诊病例孙女#的词条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更有甚者,其遭到了“人肉搜索”——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隐私被网络公布,引发广泛关注。因确诊前连续踏足多间酒吧,有网友对该女孩的私生活进行抨击。
当天被席卷进这场网络风暴的还有多名陌生人:19岁女生的照片被盗用并制成号称“赵某的视频”传播,也有人被传是赵某的密切接触者,最后被成都有关部门予以辟谣。
案例4
近日,央视美女主持人王冰冰陷入舆论争议,遭粉丝人肉曝光了大量过往隐私,诸多媒体为她伸张正义。讨伐公道,怒斥当下饭圈疯狂追星的行为。
据了解,王冰冰某位疯狂粉丝扒出了她在19岁—20岁时所写的博客,里面记载了王冰冰的恋爱日常,甚至还扒出了疑似王冰冰的结婚照片,称王冰冰明明是离婚却偏偏立单身人设,如今算是塌房了,言辞间对王冰冰十分不满。
该粉丝还查出了王冰冰的证件号码,并曝光了王冰冰的四级成绩,总分才不过369,未达到合格线,让不少网友质疑王冰冰的英语水平。也从中可以看出,被大家认定为是学霸的王冰冰,或许在读书的时候成绩一般。
至于粉丝爆出的结婚照,只露出了新娘的侧脸,而且画质比较模糊,难以判断是否是王冰冰本人。
从浙江女子取个快递被造谣出轨,到成都女孩流调轨迹泄露被人肉,再到某网红记者所谓“私人信息”曝光后被攻击……在多起事件中,总有一些网民听风是雨,事情尚未厘清,便喊打喊杀;争议观点偏听一方,便启动“无脑喷”模式;信息来源不知何处,就大肆跟风起哄……飞短流长、恶意汹涌,轻则违背公序良俗,重则击穿法律底线,时常搅得舆论场乌烟瘴气,更成为当事人“不能承受之重”。
细观这些“网暴”狂欢事件,往往都有搬弄是非、强带节奏、掀起舆论风暴的“节点人物”。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借助网络扩音器的加持,每一种声音的杀伤力都可能被放大成千上万倍,这更提醒我们:发言需谨慎,表达有边界。尤其对于那些本就拥有大量粉丝,功能等同于媒体的大V来说,更要管好自己,绝不能为了逞口舌之快,或是为仨瓜俩枣的流量,就丢掉了良知。
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正在开展,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正是重点之一。
网络暴力的原因是什么
(一)网络媒体的原因
1.网络的匿名、虚拟性等特征为网络暴力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2.“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在原因
(二)网民的原因
1.网民的年轻化及从众心理使其容易失去理性
2.网民的自我表达及狂欢心理使其易于宣泄恶搞
(三)外界管理的原因
1.网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2.网络“把关人”的相对缺失
综上所述,造成网络暴力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从媒体和网民两方面分析,媒体为网络暴力发展传播提供了平台;网民容易失去理智,进而通过网络暴力的方式宣泄情绪等。在言论自由的时代,你可要享受言论自由,但同时你也得对自己的言论买单。小编建议大家,不传谣、不信谣、不制谣,做个有素质有底线的好公民。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2.01.26 09: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