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是一个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的APP。截至2019年7月,小红书用户数已超过3亿。近日,小红书被罚30万元,因为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与热议,许多网友纷纷留言,其中有网友留言道: 现在玩小红书的群体年轻人居多,其中也有未成年人在,还是要做正面引导。那么,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负什么责任?具体情况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小红书关联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因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被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罚款30万元,具体处罚事由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没有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
对于因未及时处置不良信息被罚款30万元一事,小红书1月23日回应称,该处罚系因去年12月份央视报道提及的未成年人信息审核漏放问题。小红书将持续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持续提升平台治理能力。
去年中央网信办启动的“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就曾针对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等问题约谈过小红书。
相信不少年轻人都有在用小红书。小红书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平台,由毛文超和瞿芳于2013年在上海创立。小红书以“Inspire Lives分享和发现世界的精彩”为使命,用户可以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记录生活点滴,分享生活方式,并基于兴趣形成互动。截至到2019年10月,小红书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过亿,其中70%用户是90后,并持续快速增长。
而最新的宣传里,小红书更是借刘昊然喊出「2亿人的生活经验,都在小红书」这句品牌文案。这意味着,小红书至少已聚集了2亿用户了。
而在小红书中,由于分享者与发布者相互影响,大多数博主和用户都是素人,大家相互信任和分享生活经验,小红书成为知名消费体验分享平台,“种草经济”流行,但也因此滋生了代写代发等黑产,因而被诟病充满了消费主义的味道。此前央视《朝闻天下》点名批评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上有刷评论、刷点赞等违规行为,暴露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也因此,近日,小红书诉讼微媒通告、成宝、南京贻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机构,小红书称,这些机构从事“代写代发”虚假种草笔记的业务,帮助商家及博主进行虚假推广,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极大伤害,同时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小红书要求上述机构立即停止针对小红书的虚假推广交易等行为,并赔偿小红书经济损失1000万元,赔偿金将用于平台虚假种草治理。
天眼查显示,此前小红书共有6轮融资,最新一轮为2021年的11月8日,投后估值超过200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267亿元),由淡马锡和腾讯领投,阿里、天图投资、元生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当时,小红书方面表示:“公司本轮融资以老股东增持为主,感谢股东们一路的支持和信任。小红书团队将继续保持初心,坚持‘向上’的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创造社会价值。
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负什么责任?
1、违反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依照其他规定处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4、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5、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6、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7、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的,由主管部门予以关闭,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8、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9、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未成年作为比较特殊的一批群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如果没有做好正确的引导,容易误入歧途。小编呼吁各位家长,平日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动向,多交流。避免孩子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2.01.24 09: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