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是从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爱护有加的。孩子的健康是做母亲最大最平凡的愿望了。近期,河南的李女士为了给确诊为癫痫儿子代购救命药品涉嫌贩毒,被警察找上门……具体来龙去脉如何?赶紧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资讯详情:儿子出生25天被确诊为癫痫儿子出生第9天的时候,河南郑州的李女士发现儿子跟其他孩子表现不同,于是去医院办理了住院。儿子出生第25天的时候医院确诊为癫痫。李女士当时也没多想,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给孩子治病。第3个月的时候,在家吃着晚饭,孩子突然就昏迷不醒了,抱着孩子去医院的路上,孩子一直都是癫痫状态。
这次医生告诉李女士,她的儿子患的是一种罕见病: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EIMFS),属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李女士查了很多文献资料,得知这个病夭折率高,活下来的孩子也没什么发育。但是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儿子活下来。病友群里代购买药孩子服用后有效果辞掉工作在家照顾孩子,跑了很多地方、用了很多药,但是都不见好转,绝望之中医生让她试试“氯巴占”。“氯巴占”在很多国家用于治疗癫痫,但在我国是第二类精神药品,属于特殊管理药品,没有批准上市也没有进口许可。
治病的药写在医生的病历上但是医院没有,李女士只能自己去找,她想到了病友群。李女士先后加了多个病友群,在病友的口口相传中她认识了一位代购,也是一位患病孩子的家长,陆续从他那里买到了“氯巴占”。孩子的癫痫发作得到了有效控制,李女士看到了一丝希望:“不发病时,孩子偶尔会开心地踢一下小脚丫。”03警方找上门才发现牵扯进“毒品案”今年6月初,李女士接到代购发来的信息,让自己拿着孩子的病历到海关帮忙收取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包裹,她没多想就答应下来。
今年9月3日上午,一家人正在吃早饭,郑州市中牟县警方找上门,李女士才知道,自己因为涉嫌“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罪”被警方传讯了。李女士是最后一名归案人员,代购以及四位患儿家长都已经归案。他们都跟代购“氯巴占”有关9月3日当天,警方对她采取了取保候审。
11月23日,李女士收到了中牟县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理由说明书”。检方认为她已经构成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罪,但鉴于“为子女治病诱发犯罪”“为子女治病诱发犯罪”“未获利”等原因最终做出了“定罪不起诉”的决定。李女士心里一直有个疑惑:医生推荐过氯巴占,自己也没有非法使用,用来治病的药怎么就成了毒品?
有律师解释:我国精神类药品都属于管制类药品,买来后滥用就属于犯罪的行为,如果是精神科医生开的就不算药物滥用。国家在精神管制类药品的运输上有明确规定,如果只是一个中间环节帮别人运输,会成立运输毒品罪。她决定申诉却最担心买不到儿子用的药李女士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她决定申诉:“我只是为孩子购买了救命的药。”但是她现在最担心的是买不到药:“最近我已经给宝宝减了药量,剩下的还够吃两周。”她也不知道没有氯巴占的维持孩子能撑多久。她也担心,如果以贩毒定罪,会影响群里其他人购药,毕竟这个群体需要的药还有很多是管制药。
如今李女士的儿子已经一岁八个月了,仍不会抬头、不会坐、不认识父母,只能喝奶吃一些流食。李女士依旧像照顾正常孩子一样,逗孩子笑、带孩子出去玩。她有过疑惑有过动摇,甚至曾想自杀,但是都挺过来了。“我希望孩子能活着,等到医学进步的那一天,哪怕只能认识我、认识这个世界,只会吃东西、会抓东西、会认识玩具,会知道孩子的童年是需要玩具的。”但是当下李女士最大的希望是:她和那些患儿家长们都能从合法渠道买到药品,给孩子治病。
文章《为救子购境外药品涉贩毒,罕见病何时不再一药难求?》称,“救命如救火”,对疗法确切、替代性差的救命药,还要加快审批上市进度,用合法进口来取代自行海外代购,“这些综合举措共同发力,方能逐步使患者不再陷入或违法或无药可用的两难境地。”
最高人民法院曾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并于2015年5月出台了毒品犯罪司法领域中著名的“武汉纪要”,即《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在这份纪要的第七条,明确了“非法贩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行为的定性问题”。
纪要称,行为人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贩卖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毒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贩卖毒品罪“武汉纪要”明确了“出于医疗目的贩卖管制类精麻药物”行为的定性,即不以涉毒罪名定罪处罚。
综上所述, 以贩卖毒品罪“武汉纪要”明确了“出于医疗目的贩卖管制类精麻药物”行为的定性,即不以涉毒罪名定罪处罚。以上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平台律师,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2021.11.25 09:44:21